“畅饮一夏” 宁夏葡萄酒旅游方兴未艾

来源:新华社 2024-08-12 14:38:2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游客在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参观品酒(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新华社银川8月12日电(记者 刘海、马思嘉)眼下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宁夏贺兰山东麓风格各异的葡萄酒庄迎来大批游客。在志辉源石酒庄,中式风格品酒大厅清凉宜人,各地的葡萄酒爱好者或啜饮畅谈,或选购美酒,或打卡拍照。

  来自浙江湖州的罗亚莉一家惊异于酒庄的美酒、美景。“我一直爱喝红酒,但在国内还是第一次体验酒庄旅游。酒庄环境特别美,像园林一样,感觉和我们南方有点像,确实超出想象。”

  游客在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品酒(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打破外来游客对当地固有认知的是宁夏葡萄酒产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它所带来的显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上世纪90年代末,志辉源石酒庄所在地还是一片满目疮痍的采砂场,酒庄内至今仍保留着一个矿坑,与周围郁郁葱葱的景色形成鲜明对比。53岁的李皞华是酒庄的老员工,见证了这片土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9年,李皞华从老家甘肃省来到宁夏银川市。在漫天粉尘的采砂场,他成为一名货车司机。随着像他这样的劳务移民越来越多,2000年,戈壁滩上建起昊苑村,不少人便留在当地。

  “说实话,我那会儿真不喜欢这里,风吹石头跑,沙子打得脸生疼,走路都得倒着走。”李皞华说,当时唯一的动力就是挣够钱回老家。

  2011年,宁夏提出打造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政府的鼓励政策吸引不少企业家从煤矿、房地产等行业转投葡萄酒产业,志辉源石酒庄就是其中之一。李皞华和妻子的主要工作从采砂挖石变成了植树造林,保护葡萄藤不受风沙侵害。

  如今,昔日戈壁荒滩已成为迎风摇曳的碧绿葡萄园。截至2023年,宁夏酿酒葡萄基地开发面积60.2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近40%,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葡萄酒产业每年为周边农户提供就业岗位13万个。

  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的志辉源石酒庄葡萄园(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看着矿坑、戈壁逐渐被绿色覆盖,李皞华逐渐爱上了这个自己亲手参与建设的新家园。他和妻子都在酒庄有了稳定工作,他每天除了监督工人植树造林,还负责看管酿酒车间等。

  从荒滩上拔地而起的昊苑村,周围已有19家酒庄。田园风光的诗意与葡萄酒庄的浪漫融为一体,让这里变成游客趋之若鹜的旅游目的地。

  昊苑村党支部副书记艾晓保介绍说,目前昊苑村已有十几家民宿投入使用。“葡萄酒产业改变了生态。有了好的环境,我们才逐渐发展起了旅游。村里百分之六十以上的村民都在葡萄酒产业链上务工,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000元提高到去年的22800元。”

  昊苑村只是宁夏葡萄酒旅游发展的缩影。数据显示,宁夏现有酒企261家,其中已建成酒庄130家。酒庄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酒庄游成为宁夏全域旅游不可或缺的元素。

  来宁夏工作了5个月的阿根廷酿酒师费德里科·卡拉巴哈尔说,“宁夏有好酒、好宾馆,有美味的餐厅,发展葡萄酒旅游真的很有前途!”

  葡萄酒旅游的发展也助力销售。据志辉源石酒庄宣传部门负责人杨宇轩介绍,酒庄每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去年酒庄销售额为5000余万元,很多都是游客现场品鉴后购买的。

责任编辑:杨莉昆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随着牛倮河村生活垃圾热解处理站扩建投入运营后,牛倮河村蹚出了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

2024年08月12日 11:37

展会汇聚了300多家优质参展商家、2000多个宠物行业热门品牌,涵盖宠物行业上下游全产业链。

2024年08月10日 20:00

在8月9日的开幕晚会现场,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表达出了桔乡人民获得丰收的喜悦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024年08月10日 11:20

近日,生态摄影师赵益在昆明市西山区一小区花园拍到一只奇特的昆虫。

2024年08月09日 17:31

8月8日,2024年丽江市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在中济海运动休闲公园启动。

2024年08月09日 17:29

8月9日夜间至13日,我省自北向南将出现一次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大暴雨过程。

2024年08月09日 17:28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08月09日 17:26

筑牢汛期安全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4年08月09日 17:23

在临沧市腾龙村,亚热带地区种上了温带水果;在保山市潞江坝,一粒咖啡果实变得周身都是宝;在昆明斗南,无刺月季正在培育中……

2024年08月09日 17:15

今年1至6月,全县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8980人,其中县内就近就地就业90554人。

2024年08月09日 17:14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