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海晏村 记者 胡妤雅 摄
落日时分,站在昆明市滇池度假区大渔街道海晏村的码头,橙红色的落日自波光粼粼的湖面缓缓落下,点点金光细碎地洒在滇池上。来自北京的李先生专门为此而来,他举起相机,记录下这美景。
来海晏村看一场日落,已经成了游客与昆明的一份浪漫约定。这个坐落于滇池东岸的古渔村,也因此在短短几年间成为昆明周边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走进这座古朴的小村庄,长长的青石板路贯穿全村,石板路的两旁,72道门、萧大中故居、吕祖阁等文物古迹建筑保存完好。2016年,海晏村被评为昆明市第一个历史村镇。作为昆明最后一个古渔村落,如今的海晏村依然保留着传统昆明地区的村落空间形态和建筑特色。自然、历史与古滇文化的相互交融,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一睹风采。
为改善村容村貌,从2021年起,海晏村完成生态停车区、河道护栏等建设,对老年活动中心、卫生室、码头观景台等进行提升改造。2023年,海晏社区进一步对青石板路进行修复,在进村路段铺设人行通道,开展环境卫生、占道经营、私搭乱建等专项整治活动。一系列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的实施,让海晏村整体环境和风貌改善明显,乡村文明进步的同时,乡村旅游也日益振兴。
海晏村村民曾经以打鱼和种田为生,随着滇池生态环境保护的推进,村民们逐渐开始投身滇池生态文明和乡村旅游的建设中。
“天之涯,海之角……”在海晏村河清民史馆里,73岁的村民杨正祥弹着曼陀林琴,唱着熟悉的老歌。杨正祥从小在海晏村长大,他说,以前没有那么多人,现在一到假期,游客挤满了村子,好多村民做起了生意,他家也开起了小卖部。
游客的涌入,提升了村子的知名度,也带动着经济业态的不断丰富。2021年以来,海晏村开设了“引摊入市”小吃摊,与“农业观光旅游+古渔文化保护开发”项目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民宿、美食、咖啡、艺术创作空间等新型业态落地,赋予闲置老屋新价值,村民有了更多发展出路,许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都返村工作,村子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滇池边迎着海风,品着咖啡,赏着日落,这才是生活。”李先生惬意地说,独具特色的咖啡文化,让来海晏村喝咖啡成为一种新时尚。借助“乡村+咖啡”的文化实践,海晏村探索着以文带旅、以旅促商、以商成文的新路子,打造了“七彩落霞观光村”与“落日集市”。目前,集体经济收入每年约为150万元。
曾经见证商贾往来的青石板路,如今又迎来了熙熙攘攘的游人,这个山水相融的传统古渔村,在新的时代实现了蝶变,成为了滇池沿岸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
见习记者 舒倩
2024年05月13日 16:19
2024年05月13日 16:01
2024年05月13日 15:59
2024年05月13日 15:49
2024年05月13日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