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去年,一首“泼水神曲”《UP耿马》让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成了新的泼水节旅游目的地。今年泼水节前夕,该县制作的第五部泼水舞曲《哦迪咔》MV完整版上线,奔放的旋律、热情的节拍令人过目不忘,节日氛围感“拉满”。
“‘哦迪咔’是傣族的古老敬语,在与自己敬重或在意的人交谈时可以用作开头。舞曲以此为名,初衷是激活那些被时间冷落的傣族语言,让传统礼仪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表演了《哦迪咔》《UP耿马》等一系列走红网络的泼水舞曲的耿马民族歌舞团成员,讲述了他们扎根民族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起舞的故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古老而鲜活的地域文化记忆,但经过长时间的冲刷,这些口授相传的内容正逐渐式微,有的甚至濒临失传或消亡。在耿马,保护非遗对耿马民族歌舞团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梦想、一份使命、一份责任。
让传统文化和现代舞乐交融,是耿马民族歌舞团一直的尝试。从2018年开始,该团队陆续推出的5部泼水舞曲都颇受好评。轻松欢快的旋律中,傣族传统的马鹿舞、紧那罗舞等非遗元素轮番登场,非常吸睛。
《UP耿马》火爆出圈后,演出邀约不断,有人说,耿马民族歌舞团掌握了“流量密码”。在团长王峰看来,他们的流量密码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通过年轻人影响更多的年轻人。
什么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也许从歌舞团的舞剧《勐相耿坎·傣拳师》中能够找到具体答案。这部舞剧讲述了一位傣拳师的故事,通过融合当下观众的一些偏好,把传统民族文化、傣族传统审美以舞剧的方式呈现出来。
“过去我们有一个思维定式,也陷入了一种误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老气横秋,就是老人在传承。”王峰介绍,为了让传统文化“返老还童”,他们努力打造了一支年轻的民族文化工作队,成员平均年龄不到20岁。团队多次走访民间艺人和非遗传承人,跟时间赛跑,掌握第一手资料,将非遗等文化元素挖掘整理、创新编排,展现“年轻态”,几乎隔两年就拿一个大奖,成为耿马响当当的一张名片,也实现了创新传承与发展。
一系列荣誉的取得,让耿马民族歌舞团的年轻人更有动力去传承、挖掘、保护更多的民族文化。今年以来,歌舞团的排练室更加热闹了,大家一遍遍地排练马鹿舞、傣族武术、女创拳、紧那罗等极具耿马特色的歌舞乐作品,就连春节期间,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我们的团队一直都很有朝气,来自不同民族、地方的成员都很团结,在同一个大家庭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演员李学琴说,新的一年,希望把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为观众送上更精彩的节目。 (记者 朱海)
2024年04月15日 16:25
2024年04月15日 14:51
2024年04月15日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