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住!根本不够住!”景迈山黄金周成绩单的背后

来源:云南网 2023-10-09 10:05:2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景迈山50米高的蜂神树上挂满了蜂巢,见证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记者 王毅 摄

  2023年“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已经结束,这是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黄金周。统计数据显示,长假期间,景迈山30余家民宿酒店入住率超过97%,大部分都是提前预订的。10月1日至10月3日,景迈山景区游客接待量每天都在3000人以上。

  景迈山所处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9月29日至10月6日,共接待游客23.40万人次,是2019年国庆假期8.70万人次的近3倍;实现旅游收入2.10亿元,是2019年0.52亿元的4倍。与今年春节假期相比,接待游客增加7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1.32亿元。

  当地翁基村民岩保的民宿和餐厅,可供30余人住宿、100余人就餐。然而,这个假期,他还是忍不住感叹:“游客真是太多了!不够住!根本不够住!”

景迈山的霞光 澜沧县委宣传部供图

没人能拒绝加入全球公认“名品”录的茶文化

  这份“成绩单”的出现,几乎是可预见的。

  9月17日晚8点33分,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名录》是于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时建立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包含文化景观)、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三类,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定义中的“罕见”“无法替代”“全人类公认”等关键词表明,《世界遗产名录》值得旅游达人将其列为制定旅游线路的权威参考。

景迈山是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共同的载体 澜沧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申遗成功后,“景迈山”在某团购网站上的相关的搜索量同比上涨了500%,普洱的旅游订单量(含酒店民宿、景点门票、交通等)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350%。“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中国的第57项世界遗产,它的“前辈们”有长城、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等。

  同时,它也是云南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保护区、石林、澄江化石遗址、红河哈尼梯田之后的第六处世界遗产。前五位在文旅界的“咖位”都极高,也都收获了不俗的旅游产业成绩。以石林为例,在今年8月10日火把节当天,当地单日接待游客31.6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9亿元。

  对于景迈山来说,“复制”这样的成绩有其天然的优势。“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世界遗产类型中第一个以“茶”为主题的茶文化景观遗产,填补了世界遗产这一重要类型的空白。

  中国古人栽培茶树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景迈山古茶林以实物的形式证明了中国西南地区的茶组植物在第四纪冰期中存活下来,让中国毫无争议地成为世界茶树的起源地。

当地人正在采收茶叶 澜沧县委宣传部供图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包括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3片分隔防护林,遗产区划定面积67.89公顷,缓冲区11927.85公顷。整座景迈山古茶林集中连片面积达1.8万亩,树龄50年以上的老茶树有300多万株,其中树龄逾百年的古茶树有100多万株,树龄最高达五六百年,被誉为一部活的“中国茶”史书。

  作为血液里都飘荡着茶香的中国人,真的很难拒绝景迈山的魅力。安徽游客曹慧茹说:“我个人对茶和咖啡比较感兴趣,加之‘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所以就趁着这次‘双节’假日来了。我很喜欢这里的风土人情和生活节奏,这次‘普洱行’没有让人失望。”

资料图 当地人热情向游客介绍景迈山 供图

十三载厚积薄发和处处细致的“景迈风”

  品茶香、观茶林、逛村寨、学制茶……在这个假期,景迈山所在地“茶城”普洱共备下了54道文旅“大餐”,推出景迈机场—澜沧—西双版纳,普洱—澜沧—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澜沧—普洱,临沧—澜沧—西双版纳等4条重点精品旅游线路。

  在旅游服务方面,交管部门派出执勤用车40辆次、警力192人次;抽调消防车126车次、消防队员576人次到景迈山驻守;组织志愿者350人次,驻守在4个志愿服务站,接待游客20854人次,解答游客问题5066个;出动定点保洁人员368人次,巡逻保洁人员402人次;出动文旅执法和市场执法2个专班……全力保障游客游得放心、住得放心、吃得放心、购得放心。

  这样厚积薄发的风格,很“景迈”。

消防人员正在寨子里巡逻 供图

  2010年,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正式启动。此后13年来,普洱市136万余亩茶园完成生态化管理,其中澜沧县完成37.9万亩,极大提高了茶叶品质。

  2013年以来,当地陆续实施村寨文物保护展示、消防防雷及古茶林监测项目。在具体实施中,优先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延续传统干栏式民居建筑结构、特征和风貌,并进行适应性改造和性能提升,在保护传承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同时,推动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当地群众。

  2015年7月1日,《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正式施行。此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实施办法》《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保护条例》先后颁布实施。

茶已经深深融入当地人的生产生活中 供图

  当地群众对景迈山古茶林的保护意识也始终守护着这片土地。在作为遗产要素的古茶林、森林和古村寨等之上,附着着与茶文化有关的民间传说、茶歌谣、宗教信仰、礼仪节庆、茶风俗和传统种茶制茶技艺。当地人在严格遵守景迈山古茶林相关规划、管理流程、决策机制的同时,也在学习、传承、发展着相关的文化、技艺,延续着祖先对茶的感情。比如,严禁在古茶林内使用化肥、农药,严禁毁灭性采摘等行为,严禁在古茶林内种植其他农作物……违者,会面临轻则罚款、重则列入诚信黑名单的惩罚。

  13载走来,景迈山形成了“市、县、镇、村”四级、“德治、自治、共治、法治、善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虽名为“遗产”,景迈山却始终生机勃发,葳蕤可爱。

当地以文艺表演的形式讲述景迈山的故事 澜沧县融媒体中心

保护与开发的“双赢”,未来路会越走越宽

  申遗成功后,景迈山的路要如何走?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后续将在5个方面推进后续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一是坚持保护第一、规划先行,提高保护管理系统性、规范性。将对标世界遗产标准,修订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统筹谋划古茶林、村寨及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管理举措,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开发建设的关系。

  二是开展监测、保护关键技术攻坚,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和水平。为提高古茶林、珍稀动植物监测及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将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同时探索传统民居建筑适应性改造技术,更好推动遗产保护融入现代生活。

  三是完善村民等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推动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总结推广成功经验,鼓励引导村民,特别是年轻人从事茶文化传播、茶产业发展实践,健全利益相关者参与遗产保护渠道。

  四是持续挖掘遗产价值,加大价值传承与传统文化弘扬力度。研究茶产业发展历史,挖掘茶文化哲学内涵,阐释中国茶文化的世界影响,并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推介中国茶故事和活态遗产保护“中国理念”。

  五是推动有效利用,规范旅游发展,推动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制定遗产地旅游高质量发展战略,核定公布游客承载量,严控开发建设活动,推动社会公众“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云南方面也表示,将坚持保护第一、规划先行,提高保护管理系统性、规范性;鼓励引导村民,特别是年轻人从事茶文化传播、茶产业发展实践;深化有效利用,规范旅游发展,推动世界文化遗产“活”起来,更好推动遗产保护融入现代生活。

  当地也早就确立了“山上做减法,山下做加法”的思路。以景迈山的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挖掘普洱以及临近的西双版纳的旅游文化资源,以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当地茶产业标准,擦亮普洱茶乃至“云茶”金字招牌,让茶的精神持续熏染景迈山,香飘全世界,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共同的期盼。

  统筹:锁华媛 张正

  策划:韩焕玉

  记者:范春艳

责任编辑:刘兵兵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8%,排名全省第8位;产业投资增长21.8%,占比达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5%,排名全省第9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0.3%,排名全省第8位

2024年02月28日 15:26

目前,快递是物流领域综合运输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组织化程度最高、性价比最好、服务范围最广的业态之一,中国快递已经成为一张靓丽的“中国名片”。

2024年02月28日 15:23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