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古滇名城争当“避暑家园”共建者

来源:云南日报 2022-01-04 14:42:3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日前,由新华网大数据中心发布的“2020避暑城市榜”引发广泛关注。该榜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清凉指数、形象指数、印象指数、游玩指数和发声指数等指标,对避暑城市的综合吸引力进行了全面评估。最终,云南3地上榜,昆明居首,丽江第三,大理第八,它们因气候条件好、资源丰富、景色优美的特点成为了游玩热门之地。

  8月5日,由云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新华网云南分公司承办,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协办的“七彩云南 避暑家园——2020昆明文旅清凉论坛”在七彩云南·古滇名城皇冠假日酒店举行,主要探讨在全国打造夜市经济和开启跨省旅游的情况下,避暑旅游产业如何拓展出更多可能以及云南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方向等。

  炎炎夏日,青山绿水和清凉空气令人向往。位于昆明市滇池南岸的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在已取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中国旅游产业杰出贡献奖——飞马奖”等多项殊荣的基础上,积极借避暑经济之势推动文旅融合产品升级,将“清凉资源”变为“火热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使“避暑经济”产生“乘法效应”,让游客有玩头、留得住、住得下,力求使旅游让人民生活更美好。

  “清凉”产业潜力巨大

  避暑旅游亟待升级

  在“七彩云南 避暑家园——2020昆明文旅清凉论坛”上,新华睿思·文旅大数据分析平台对避暑城市进行了画像分析,整体上,排名前十的城市均表现出比较强烈的避暑“特色”。如昆明定位为“春城”和“历史文化名城”,避暑属性之中融入特有的历史情愫和人文情怀;青岛则是比较典型的“海滨”避暑之地,激发味蕾享受的“啤酒”为城市加载了独特的标签;“北国春城”长春则更侧重于“森氧呼吸”,蓝天、绿树契合当代康养旅游新概念。

  据调查,游客在选择避暑旅游目的地时,最关注的是气候的适宜、特色的美食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完善。避暑游客对“山水”情有独钟,水上乐园、登山、攀岩、露营、漂流、探险、户外拓展等避暑游产品最受游客喜爱,特别是选择恰当的避暑方式来养生也是很多人避暑游的动机。

  云南旅游发展承载各方厚望。云南地处世界两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界处,最热(七月)月均温在19°C~22°C之间,最冷(一月)月均温在6°C~8°C以上,日照充足,拥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和“世界花园”的美誉。省会昆明年平均气温16.5摄氏度,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无霜期278天,空气清新、阳光明媚、拥有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是四季如春、花开不败的宜居之城。明代才子杨升庵曾以“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赞誉昆明。

  但云南的美,远不止于气候。玉龙皑皑、乌蒙磅礴,滇池淼淼、苍洱毓秀,赐予了云南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云南多彩的人文景观。

  为升级体验,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一部手机游云南”广受欢迎,旅游大数据平台为游客朋友们搭建起智慧旅游监管服务体系;为挖掘潜力,云南正着力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把滇西丰富的高原峡谷、江河湖泊、火山热海、古城韵味、民族文化、边境风情等独特旅游资源串连起来;为擦亮名片,云南抓住文化旅游这一最具鲜明特色和比较优势的资源,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民族文化强省和旅游强省建设步伐,大力提升云南旅游的思想文化内涵,巩固拓展文旅融合业态,推动文化旅游对外交流合作。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旅游演艺、博物馆艺术馆游等文旅融合产品越来越受欢迎。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云南文化和旅游业带来很大影响,更是一次重大考验。云南省出台22条措施稳定经济运行,其中在扶持旅游文化业方面,采取了对游客进行门票减免、对涉旅企业进行奖补等一系列硬核举措,用“真金白银”推动旅游业迅速回暖。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刚刚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中,旅游文化业被明确列为万亿级支柱产业进行培育。云南将重点以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核心,推动云南“旅游革命”,着力提升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水平,丰富旅游新内涵,培育旅游新业态,形成旅游新优势,打造顺应消费趋势的朝阳产业、民生产业、绿色产业。目标是:到2025年,旅游文化业总收入达到2万亿元。到2030年,达到3.5万亿元,旅游文化业占GDP比重达到12%。到2035年,成为全国旅游文化业发展领先省份、世界旅游文化重要目的地。

  借避暑经济之势

  古滇名城推动小镇升级

  “绿水青山”只是起点,创新经营才能兑现“金山银山”。七彩云南作为云南知名度最高的品牌名片之一,显然对此有着敏锐的洞察。

  世界最美小镇协会中国分会副会长、“七彩云南”品牌创始人任怀灿说,纵观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最美小镇其实并不缺席,如耳熟能详的“江南水乡”乌镇、“水墨童话”江西婺源、“湘西边城”凤凰古城、“世界遗产”云南丽江等,不胜枚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

  不难发现,中国最美小镇的发展与世界最美小镇“质量、声誉、发展”理念不谋而合,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以文旅融合为核心的“文旅+”模式,也就是我们一直在追捧和大力发展的“最美小镇”。

  坐落于滇池南岸的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康养旅游度假区,作为云南生态优势、资源优势、气候优势的集大成者,根植于独具云南特色的古滇文化、云南民族文化、云南地域文化,依靠滇池湖畔得天独厚的气候、物产、景观、人文资源,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生态环境示范、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产业于一体的“最云南生活方式”范本,让每个对生活有追求的人来到古滇找到有别于都市生活的另一种美好。

  作为“最美小镇”的践行者,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在实践中总结到了这几点:一是文旅综合体是文旅发展的重点;二是“文旅+”成为文旅创新的新引擎动力;三是文化演艺持续引爆文旅盈利点;四是生活方式的打造成为文旅项目的最高级形式。

  七彩云南·古滇名城,定位为“四个一”,即打造“一个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一个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一个集中展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窗口、一个世界级的健康生活目的地”。目前已相继建成了以1100亩精品湿地公园、安江古渡、古滇樱花谷、古滇温泉山庄、活力小镇、欢乐世界大型主题乐园、皇冠假日酒店、朵拉萌宠乐园、星旅客天文馆、博塑八千集营地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精品文旅项目。

  志存高远献力作

  留下来不止一个理由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世之,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匠心之作也。为了进一步优化客户体验,古滇项目分别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实践:

  从寻根开始,深挖古滇文化,重现古滇“质、朴、淳”;重视“理水”,保护生态环境,打造“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接下来“找魂”,根植本土文化,创造多样民族民俗生活场景,如以特效剧场《古滇风云录》和民族大剧院《七彩云南》,演绎云南“精、气、神”,以太阳广场、古滇民族部落、怒江“茶马古道”、花鸟岛摩梭人“爱情桥”等场景,呈现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

  以《古滇风云录》为例,大型户外实景特技特效情景剧《古滇风云录》是“七彩云南·欢乐世界”主题乐园中唯一的大型户外实景特效特技表演剧目,由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出品、环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制作。作品由演艺总规至概念设计到剧目首演,用时接近2年,于2018年7月25日在七彩云南·欢乐世界主题乐园震撼开秀。

  《古滇风云录》以古滇国鼎盛时期滇王尝羌时代为背景,讲述周边各民族部落因苦于稀缺的生存资源与艰辛的生活条件,觊觎古滇国富庶繁华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幸而善良而虔诚的古滇人深得翼虎神灵的庇佑,在激烈的大战中,通过神灵的震慑与感化让各部族握手言和,重回太平,共建家园。

  作品紧密依托于宝贵的古滇历史文化资源与丰富的西南民族文化资源,以古滇王尝羌时代的整体文史背景为创作基础及切入点,以古滇文化元素为设计依据,剧情结构直接明了并充分凸显其“故事性、历史性、传奇性”,力求展现古滇文化的“神秘、神奇、神圣”。

  《古滇风云录》演出时长30分钟,共六大篇章:

  序:神灵恩泽·君民祭天

  通过一场盛大的祭祀仪式拉开演出帷幕,震撼的场面感、仪式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彰显古滇国重要的祭祀文化,并对滇国繁华、富庶,神秘、神圣进行集中反映,同时,也为后续演出进入战争正题及结尾翼虎神的显灵埋下伏笔。

  第一幕:金戈铁马·异军突袭

  随着剧情的推动,本段集中展现近身格斗、高空特技、马术特技、马上格斗等精彩表演。

  第二幕:古滇水战·浪遏飞舟

  通过盟军水上攻城战与滇国陆上守城战的结合、借助多种虚实特效手法,为观众呈现一场惊心动魄的水陆大战。

  第三幕:烽火狼烟·摧城拔寨

  各类大型攻城器械轮番上阵,通过水火声光电的特效配合,上演惊心动魄的攻城战。

  第四幕:神虎显灵·唤回和平

  以超大“翼虎神”机械装置为核心的全景式舞美特效综合联动演绎,让观众得以见证“翼虎神”显灵的神圣时刻。

  第五幕:千里同风 ·天下太平

  演出以重归太平、和谐欢快的气氛收尾,并以民族大联欢的歌舞互动形式,使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古滇文化的魅力。

  全剧以“古滇战争”为主题,营造质朴的“原生态感”与历史的“穿越感”。通过水火光电等特效手段结合舞台机械、演员表演、马术表演、武术表演、威亚特技表演、水上表演等,轮番上演马战、水战、攻城战、肉搏战,呈现一场精彩激烈、高潮迭起的战争特效特技演出。

  最后是“塑形”,依托云南生活,构建古滇“真、新、奇”,包括真(真文旅、真运营、真服务、真康养),新(新家园、新生活、新玩场、新伙伴),奇(神奇、传奇、新奇、稀奇、好奇);塑造古滇名城生活,少不了精致配套服务,如温泉山庄、皇冠假日酒店、古滇博物院、民宿客栈等;在文化大健康领域,建设了滇池国际养生养老度假区,以“助养和康复相结合”的养老模式,追求“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并重”……

  以上的创新实践,让进入古滇名城的游客,能够明显感受到不止一个值得驻留的理由。

  首先,是山水相依、景致极佳的滇池风光。

  滇池又名昆明湖,位于昆明市西南,方圆300平方公里。2000多年前的《史记》即有记载——“楚威王时,将军庄蹻……至滇池”。周围名山、名寺、名园数不胜数。湖上烟波浩渺,湖畔西山姿态万千。这一美景,唐代《蛮书》描绘为“山势特秀,池水清澹”。

  其次,是古老悠远、无处不在的民族文化元素。在古滇名城中,从建筑的基本风格,到演出项目的策划,可谓做到了“文化,无处不在”。

  以古滇民族部落为例,该子项目以占地1400多亩、总投资60多亿元的规模,展现着云岭大地各民族的独特风采。其中,包含浓缩再现民族非遗文化、手工艺品、特色美食、民俗客栈等的民族小镇,将成为云南各民族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再次,医疗、教育、商业、娱乐等完善而高水平的配套设施。

  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中国人的旅游行为,正不断告别过去“7天14国”的赶场式游览,向着长住某地的体验式度假延伸。人们消费决策的依据,也从最初只注重景色和居住条件,扩展到对园区交通、医疗、餐饮、文娱等全方位的考察。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一波市场增量中,老年人与少年儿童成为引领的主力。如何满足他们的特性需求,考验着旅游从业者的创新能力。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让养老成为现实问题。传统地产模式往往只关注‘居住’这一单一需求,很难符合老年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只有全面、细致并不断提升的配套服务,人们才愿意来,放心住,‘老有所养’的诉求才能落地。”任怀灿说。

  在云南省已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八大产业背景下,七彩云南及时调整规划,设定了在古滇名城打造面向全国市场、国际市场的国际性康养文化旅游胜地的目标。古滇名城园区养生养老项目,将采取企业专营的模式,形成大社区养老,让老年人既有在家里居住的幸福感,又享受到完备的社区养老保障,努力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在古滇名城,人们可以看到养生养老方面的配置齐全,业态丰富。拥有CT等高端医疗设备的社区医院已经投入使用;集合各地美食风味的餐饮购物一条街,满足了度假人群“不开伙”的生活特点;老年大学将开设50多个班,涵盖适合老年人参与的各式学习项目……

  养老产业项目探索新路径的同时,方兴未艾的乐园经济,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家庭来到古滇名城。

  2018年,作为古滇名城重要组成部分的七彩云南·欢乐世界正式开业,给园区厚重、古典的氛围,增添了一抹青春、活力的色彩。

  “与旅游业的整体趋势一样,用只靠门票收入的陈旧思维做乐园,显然是行不通的。迪士尼等国外著名乐园,无不通过配套的酒店、餐饮、主题零售、周边娱乐设施以及衍生产品,来实现盈利目标。”昆明诺仕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副主席、总裁任剑媚说。

  在她看来,这种经营理念的目的,就在于不仅可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从而增加游客在园区内的总消费以及游客对于主题乐园的消费忠诚度,还能够有效地增加主题乐园的竞争力,提高其土地利用价值,并大大降低开发风险。

  针对消费群体的心理特点,欢乐世界在引进国际一流游戏设施外,紧扣“古滇”、“民族”、“地域”三大文化脉络,结合云南特色的风土人情,打造出四季花海、幻滇奇域、万象部落、霜月寒洲、洪荒秘境、童梦世界等分区,并将历史文化与科技有机结合,通过飞行影院、多媒体互动项目、室内民族歌舞剧场、室外特效剧场、花车巡游等形式,全面、充分体现滇文化这一核心主题,在激烈的同行业竞争中,树起独特鲜明的品牌形象。

  今天的古滇名城,已经成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最鲜亮的文化符号之一。

  据统计,七彩云南·古滇名城自2015年各项目相继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600万人;项目全面投入运营后,年目标游客量将达到2000万人,预计可新增就业5万人,年均上缴6~8亿元税收。

  未来,还将打造古滇博物院、民族部落等文旅项目,古滇名城将为大家带来更丰富的生活、旅游、休闲度假配套及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生活体验,将为无数家庭提供全龄化的旅游度假生活解决方案,也将从昆明走向全国,以独特的古滇文化、云南民族文化、云南地域文化赢得世界的青睐。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