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高速看中国 | 太行山高速上的红色追寻

来源:新华社 2021-05-07 17:09:3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谷雨时节,巍巍太行,山水朦胧,草木青青。

  沿太行山东麓,北起北京门头沟,南接河南林州,一条680公里长的太行山高速公路南北贯通。10万余名建设者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仅用两年四个月,于2018年12月28日打通了这条太行山“大动脉”。

  太行山高速公路宛如一条玉带将革命老区串连起来,西柏坡、城南庄、抗日军政大学旧址、129师司令部旧址……在革命战争年代,太行山老区军爱民、民拥军的很多故事流传至今。

  故事一:一双支前布鞋和一封邀请信

  从阜平县城南庄出口下道,再走10公里宽阔的高速引线,就到达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广场上党旗鲜红、誓言铮铮,纪念馆内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游客追寻着红色足迹,来这里感受抗日年代的军民鱼水情。

  聂荣臻司令员用过的公文包、八路军用过的行军马褡子、缴获日军的各式机枪等文物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岁月。

  展柜中还有一双高街村村民制作的支前布鞋,这不过是当地村民为八路军制作的千百双布鞋中的一双。当年村民还创作了《高街鞋赞歌》:“高街鞋不平常,密针缉鞋口,鞋底五十行,底大帮儿小,对对斤二两……又可脚又耐穿,谁穿了都说沾。”

  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民主根据地。阜平是“模范抗日根据地的模范县”,每个村庄都是堡垒,每位村民都是战士。当年,高街村村民李盛兰把自己珍爱的800多斤古铜钱献给八路军制造枪炮,受到嘉奖。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粗备菜饭”,敬请李盛兰“驾临欢宴”,这封邀请信陈列在纪念馆展柜中,静静地诉说着军民鱼水情。

  近几年,阜平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很多村庄建起了特色民宿,村民吃上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2019年,阜平县16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现在,当地村民手工缝制的“支前布鞋”成为旅游纪念品,往来游客争相选购。

  故事二:花山村的石碾子

  花山——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村庄山清水秀。1948年5月18日,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由城南庄转移到5公里以外的花山村,住在村里的农家房舍。

  一天早晨,没听到门口花椒树下的碾米声。原来是警卫员为了不影响毛主席工作,请乡亲们到别处碾米了。“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工作,就影响群众生活。”毛主席严肃地对警卫员说,“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

  警卫员又把乡亲请回花椒树下碾米,毛主席还拿出自己的茶叶,请碾米的乡亲喝,还帮着乡亲推碾子。

  如今,花山村毛主席旧居门前的花椒树已不复存在,那台石碾子仍在原地保存完好,《花山石碾小唱》在当地传唱不衰。69岁的花山村村民张文明坐在石碾上,讲述了父亲张冀新与毛主席的一面之缘。

  一天傍晚,张冀新领着孩子放学回家,恰巧遇到一个人在散步。“父亲看出来了,那就是毛主席,但村干部开过紧急会议,村里来了中央工作组,看到、听到什么绝对保密。”张文明说,毛主席跟张冀新说话时连着问:“你是小学教员呐?教多少娃娃,几个年级?用的什么课本?”张冀新回答:“教4个年级、34个娃娃,用的是晋察冀边区政府编的课本。”最后,毛主席握着张冀新的手说:“一定要把娃娃教好,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您是毛主席吧?这句话父亲憋在心里没说出口。”张文明说,毛主席的话给了父亲很大鼓励,父亲经常批改作业到深夜,花山小学的成绩在城南庄区经常排名第一。

  故事三:一张全家福

  离开城南庄,沿太行山高速南行210公里,转东吕高速继续行驶至路罗口,走15公里盘山路,一片开阔平坦的山间盆地出现在眼前,这里是太行山最绿的地方——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也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所在地。

  1939年,根据党中央指示,抗大离开延安,挺进华北敌后办学。次年,抗大总校转移至浆水镇,在此办学两年三个月,培养了3期学员,共8000余人。

  抗大陈列馆中,一张全家福照片感动了记者。照片中后排是河东村张廉夫妇,前排四个孩子中,一个女孩名叫雷玲辉,是寄养在这户农民家庭的抗大干部子女。这张照片是雷玲辉离开农家前与养父母的合影。

  雷玲辉的父亲雷钦,开国大校,时任抗大上干科政治处主任。抗大陈列馆讲解员李瑞芳讲述,张廉的妻子曾对子女说:“雷玲辉是抗大的孩子,我们一定要尽全力保护她。”1942年,张廉的妻子抱着雷玲辉被日寇从山顶上推下,一条腿被半山腰上的树枝挂住,怀里一岁多的雷玲辉安然无恙,自己落下终身残疾。

  现在,雷玲辉幼时住过的老石头房子依然保存完好,当时房东的后人在里面生活如常,门窗、石磨乃至屋内家具还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样子。抗大陈列馆馆长杨树称,当年抗大分布在浆水40多个村庄,几乎每家都住着抗大学员,共5000多人。

  杨树说:“抗大陈列馆的讲解员大多来自周边村,除了日常讲解,他们常到附近村庄走访,挖掘整理抗大学员和老房东的故事,寻找尚未发现的抗大旧址。也有抗大老学员和后代,多次重返浆水,在‘第二故乡’寻找往日痕迹。”(记者 王民 冯维健)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