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云南日报美编 张维麟 画
话题
疫情防控期间,云南省博物馆虽然闭馆,但推出的一系列线上活动和智能化服务,如三维数字化、AR互动体验、云看展、云讲解、云手工、智慧导览等,将观展、手工、讲解、直播等元素融合,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观众在家中也能与文物对话。
信息技术助力文物“复活”
云南省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入选国家文物局“全国十五家重点博物馆”名单。省博汇聚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和艺术各方面的文物精品,包括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帖、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展现了云南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保护和传承着云南的宝贵文化精髓。举世瞩目的“滇王金印”出土、李家山古墓群考古挖掘,都是云南省博物馆结出的累累硕果。
作为历史文化记忆宝库,省博物馆除了加强收集、研究、保管文物等各项功能外,在展示、传播中更突出还原历史场景、梳理大历史背景故事,在艺术形式、科技应用和观众互动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不再是静态展示、单向传播,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展陈理念与展陈方式的创新。
原创方面,省博物馆打造的“妙想秘境”展览,囊括了省博物馆以及云南各州市的佛教文物珍品,成为博物馆展示云南厚重历史文化的“头盘菜”;“茶马古道”“国宝盛宴”等展览,由省博物馆联合国内其他兄弟博物馆举办,让市民也能欣赏到省外的历史文化宝物;国际方面,近年来陆续从法国引进的古罗马雕塑、学院派油画展,从奥地利引进的茜茜公主展,从比利时引进的非洲面具展,从捷克引进的穆夏展,都是当今世界顶级的文化盛宴。
6个基本陈列和4个特色专题陈列,展厅面积达16500平方米。从远古文明直至1949年云南和平解放的历史发展进程,首次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在红土高原创造的厚重历史和辉煌文明,成为广大群众和青年学生了解云南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和古代科技的重要殿堂。
新增文物三维数字化展示,通过高性能内容采集和软件建模,把馆内的牛虎铜案、金阿嵯耶观音、骑象人物铜像、吹箫俑等30件文物进行了数字化呈现,观众在线上即可鉴赏文物藏品。同时,“游云南”App对省博物馆的20件文物等开发了AR互动体验,更生动地展现文物背后的故事。
如今,省博物馆拥有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喜马拉雅、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众多大型电视节目中,诸如央视的《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宝大会》、国家地理《寰行中国》等,都出现了云南省博物馆的身影。
“云”系服务精彩呈现
因受疫情影响,省博除了开启“云游云博”服务之外,还在官网更新了100余件文物图片及介绍,让人们通过“云看展”足不出户逛博物馆。同时推出“云讲解”,让观众跟随讲解人员看展,了解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
《云南历史文明陈列》《金沙水拍云崖暖——红军长征过云南》《高原双杰——从塞纳河到盘龙江廖新学、刘自鸣艺术之路》《文明之光——青铜时代的云南》《百年风云——近现代时期的云南》等展览,都是“云看展”近期举办的基本陈列和特展。
3月4日,拥有众多年轻拥趸者的bilibili网站(又称“B站”)的“趣看博物馆”直播间里,省博物馆《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展》“云看展”直播亮相。省博物馆展览部副主任张瑜、保管部副主任邱玮通过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直播形式,向大家讲解了“茶马古道”文化遗存的历史渊源、独特魅力,备受观众好评。3月9日,省博再次在B站精彩推出“云看展”直播《妙香秘境:云南佛教艺术》。
观众不仅可以看直播看特展,还可以通过线上360度观展看一些精品文物。打开云南省博物馆官方网站,找到“鉴赏”栏目中的“珍品鉴赏”,文物高清图片及部分文物的360度观赏程序将拉近与文物的距离,观众还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观赏。
在“云手工”课堂上,观众只要跟随工作人员的讲解,就可DIY制作“珍贵文物”。铜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青铜器,目前全国已知的50多件石寨山型铜鼓,70%均收藏在云南省博物馆。如此庄重、威严的铜鼓,当观众学做时却变身成为精巧的储物罐。而省博物馆收藏的30余件贮贝器,讲述了古滇国的诸多未解之谜。当观众DIY贮贝器时,却将之做成“存钱罐”和“保险柜”,真是既复古又炫酷。
“智慧导览”是一款专为博物馆设计开发的智能手机导览软件,观众只要安装完成App后,扫描文物展品二维码,便可轻松听到最专业的讲解。即使游览时间有限,也不用太过遗憾,选择“展厅导览”的方式,回到家一样可以慢慢欣赏精美文物,听取文物讲解。
当你打开“喜马拉雅”App,由省博物馆推出的“听,历史在说话”栏目已上线。来,听一段《聂耳小提琴——战火中杀敌的弓和弦》吧,听完后,又会接着再听下一个故事。《领事的眼光——百年前的云南府》《琉璃万顷——抚仙湖的神秘面纱》《骑士精神——四年鎏金骑士铜贮贝器》《古今多少事,都付山色中》等等,共30个故事上线,让听众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读懂云南历史的风云变幻、感受人物的命运起伏。
文创产品发展迅速
在省博物馆文创商店里,上新了一本“通关文牒”,引起了许多游客的好奇。打开一看才知道,原来这是一本可用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南京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等全国70多家博物馆的参观“护照”,持有该“护照”的游客不仅能在任一合作单位签章打卡,记录自己的参观访问旅程;还能参与积分兑换好礼、以优惠价格选购文创产品。另外,每一本参观护照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条形码,确保其唯一性和珍藏价值。
省博物馆参观“护照”项目运营负责人介绍:“最初设计时,我们也想过以大家比较熟悉的青铜器、石刻、丝绢等原型来设计外形、样式等,但是这样的话,‘护照’指向性就会比较明确。考虑到‘护照’要面向全国进行发售,于是就用了一个比较有共性的纹饰——水云纹,采用大众接受度、认知度比较高的深蓝和枣红两种颜色。”
由全国70余家博物馆共同发起的博物馆护照项目正是博物馆对文创产业模式的尝试和创新。目前,该护照联盟已覆盖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并在持续增加中。
在文创商店里,众多设计新颖、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吸引着人们的眼光。有保护动物+“原谅色”运动毛巾、古滇国青铜纹饰书签、东巴经艺术尺、古滇国手机壳系列、法国印象派绘画的胸针等等,精美的文创产品让人们爱不释手。这些产品共有200多件,其创作灵感除了来自青铜器,也有一些是来自书画作品,通过与生活用品实用性的结合,让市民可以更好地走进文物、了解文物。
“省博物馆文创体验店承担着连接博物馆与观众桥梁的重任,承担着带动省博物馆文创产品产业协同发展的示范作用。文创产品要有原创性,要有文化背景,要走向大众市场,展现它的功能,才能更好地让大众去传承文化。”省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马云川说。
(记者 李悦春)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
2024年02月28日 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