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由国家文物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6月20日在山东青岛召开。作为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配套活动,研讨会聚焦保护与返还殖民背景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德方式离开原属国的文物,探索破解现有国际公约适用范围之外流失文物的返还难题。
研讨会发布了成果文件《关于保护和返还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德方式获取之文物的青岛建议书》,鼓励加强对话沟通,开展互动合作,就探索解决此类文物的保护与返还问题,提供公正、科学与可持续的方案。这是我国继2014年主导发布《敦煌宣言》后再度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发出中国声音。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作主旨报告时说,中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去殖民化和推动道德性返还的努力,探索多元争议解决方案。他呼吁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并积极纠正殖民掠夺的不公正性,倡导文物原属国与持有国以保障文物安全为前提,以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与保护合作为基础,就返还开展对话,并在信息共享、科学研究、保护修复等方面开展多元长效合作。
会议期间,来自英国、美国、挪威、德国和中国相关文博机构负责人与专家学者就文物溯源研究、保护与返还国际合作进行了分享。美国芝加哥大学夏德安教授将该校图书馆收藏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国流转物证移交中国国家文物局。来自27个国家、2个国际组织及中国有关高校、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等的150位代表出席会议。(记者 胡梦雪 施雨岑)
2024年06月25日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