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幸好发现及时、保护得当,这两个属于东汉年间的青铜器双耳铜釜才保存完好,具有珍贵的考古价值。”7月22日,说起近日昭通市昭阳区小龙洞乡龙讯村两村民上山割草时各自捡到一个锈迹斑斑的“罐罐”一事时,昭阳区博物馆馆长、从事文化保护工作32年的邹斌欣喜不已。
村民上山割草时意外捡到两个“锈罐罐”
“当时,我觉得这个‘罐罐’虽然生锈了,却很像做饭的吊锅一样,锅上面有两个耳朵,看上去很特别。”小龙洞乡龙汛村9组30岁村民马德飞说,今年7月16日晚上6点,他像往常一样和邻居王金去村里面的大狼堆割草,意外发现有两个被挖机器挖到一边的器物,感觉可以作为厨房用具,就随手捡起来带回家中。
很快,村民捡到两个“锈罐罐”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小龙洞乡党委、政府和小龙洞派出所的“注意”。
“经过初步调查,你们捡到的‘罐罐’很可能是属于受国家保护的文物。”7月18日晚上,小龙洞派出所指导员汪宗礼带领3名队员,闻讯赶到马德飞家里,通过入户调查、讲解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马德飞很快将自己所捡到的“罐罐”上交给小龙洞派出所,同时劝说也捡到“罐罐”的邻居王金上交了另一个“罐罐”。
两个“锈罐罐”均属东汉青铜器双耳铜釜
7月19日,得知昭阳区小龙洞乡有村民捡到文物的消息后,昭阳区文旅局立即安排昭阳区博物馆组成5人工作组到该乡开展实地核查工作。
随后,3名工作人员和2名长期文物保护和研究的专家,通过对两件青铜器仔细察看,并深入青铜器出土地小龙洞乡龙汛村9组大狼堆实地察看,对铜釜底部铭文“大吉羊”三个字进行考证,并得出初步鉴定结论:村民所捡到的两个“锈罐罐”均是两件青铜器双耳铜釜,为东汉年代文物。
“从历史价值来看,证明昭通从汉代就和中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艺术价值来说,两件文化造型美观,做工精美;从科学研究而言,可分析器物所含各种物质成分,如铜、铁、锡、铅等比重。其中,发现有一只器物有焊接痕迹,证明在汉代就有该项技艺……”昭阳区博物馆工作人员黄智欣喜地说。
“下一步,我们将申请省级专家组进行复检,对文物进行等级认定。”昭阳区博物馆馆长、从事文化保护工作32年的邹斌说,由于上交及时、保护得当,目前两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器已移交至昭阳区博物馆进行收藏。
昭通文物发掘与考古研究成果不断
“通过征集、宣传,市民捐献的文物已得到了妥当馆藏。”邹斌馆长说,昭通市始终加强对文物的发掘、保护和宣传,努力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现在每逢周末,到昭通市博物馆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市民保护文物的意识不断增强。
近年来,昭通在文物发掘出土和考古研究方面不断有新发现、新成果:发现最早的中华乳齿象化石;发现600万年的古猿头骨化石;发现欧亚大陆最大的水獭化石;发现640万年前最接近金丝猴祖先化石;发现600万年前条纹兔;发现600万年前熊猫“第六指”化石……
据了解,“十三五”以来,昭通市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文物保护更加有力有效,让11573件(套)馆藏可移动文物、1148处不可移动文物和59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得到有效保护。(记者 申时勋 通讯员 张永刚 摄影报道)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
2024年02月28日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