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原标题:迪庆州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
在传承中创新 在保护中发展
制作黑陶
推开阿格藏医门诊的门,便闻到一股淡淡的药香味。这个坐落于香格里拉市城郊的门诊不大,前来找药的病人却不少。阿格医生忙前忙后,边给病人做推拿边介绍:“我家的药由30多种纯天然草药制成,没有副作用,见效快、疗程短,所以大家都来找我们看病。”阿格医生家族世代从医,祖传下来的药方对骨伤等病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阿格医生因此于2014年获得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
迪庆藏族自治州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扎实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工作,不断深化非遗田野调查挖掘,持续加强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文化形态整体性保护。2023年7月26日,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顺利通过文旅部验收,正式确定为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迪庆州还出台了《迪庆藏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条例和规范性文件,保障了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高质量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持续高效推进保护区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注重发挥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作用,强化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文旅互促共荣,推动世界的香格里拉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高质量推进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香格里拉市尼西乡汤满村村民拉茸批初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同时也是陶器烧制技艺(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这一国家级非遗技艺的传承人之一。他在做好传统藏族黑陶烧制技艺的同时,也积极开发黑陶的创新产品。“传统黑陶是低温陶,600多度就能烧制而成。而目前我们做出的黑陶创新产品,烧制温度需要上千度。”拉茸批初拿起一个黑陶小碗,往地上一丢,只听一声清脆的“啪”,那只小碗依然完好无损。拉茸批初说:“这就是我们黑陶的创新产品,这样摔是摔不坏的。传统的黑陶这样一摔,肯定四分五裂。创新的黑陶能做出的产品更多、适用面更广,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
此外,迪庆州积极打造“非遗+”模式,促进对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非遗+旅游”“传承人+特产”“非遗+业态创新”等特色产业创新模式逐步形成,建成以黑陶、造纸、藏香、唐卡、东巴鼓等技艺为代表的20余个项目加工、体验、销售基地;培育了奶渣饼、“琵琶肉”、“八盘四座”、“克耍俄粒”、腊普杀猪饭等一批特色美食;推出了阿尺木刮、热巴舞等一批精品演艺项目;打造了香格里拉赛马会、梅里神山祭祀、塔城热巴艺术节、三坝纳西族“二月八”等一批民俗品牌节会。
目前,迪庆州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253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8项、省级50项、州级127项;代表性传承人520人,其中包括国家级5人、省级60人、州级115人;省级、州级传承基地15个,省级工坊2个。“非遗进校园”活动已覆盖迪庆90%以上的学校,年均培训人次近300人;非遗宣传活动民众普及率达80%;共出版发行教学带30余盘,影像刊物以及书籍42册;《迪庆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名录》《迪庆格萨尔》《迪庆热巴》《奔子栏传统文化区概览》等新一批保护成果专著也即将出版。
迪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任郭晓明说:“我们将持续、扎实推进迪庆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因地制宜地推动迪庆非遗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更好地打造世界的‘香格里拉’。”
本报记者 彭少杰 张帆
2024年05月31日 20:49
2024年05月31日 17:44
2024年05月31日 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