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梁平:非遗“兴”在百姓家

来源:新华社 2020-06-15 11:02:5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老李没想到,自己编的竹篮、竹椅这些“土货”,如今还值钱了,外边来的游客要买,村里的合作社还准备把它们拿到网上去销售。

  篾刀一手横握,另一手指尖紧捏竹条,两手一齐用劲,青竹皮与黄芯顺势剥离,每撬开一个竹节,还能听到“嘣嘣”的脆响。不一会儿,一条柔顺的篾条就划成了……老李手上长满老茧,竹编的手艺可不输人。

  老李名叫李治安,今年68岁,是重庆市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人。猎神村地处梁平百里竹海核心区域,村里光竹林就有8000多亩。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梁平竹编技艺,曾是村里人祖祖辈辈农耕劳作的看家本事。

  “以前搞竹编,也就是为了装装米、淘淘菜,都是自家用,哪还想过编出来卖钱呢?”李治安说,前些年大家都到外面打工去了,留在村里还在搞竹编的没剩下几户。

  竹编工艺重新“活”起来,是2017年之后的事。从那一年开始,村里搞起乡村旅游,村干部和群众合计,村里有哪些资源能吸引游客?思来想去,觉得开发竹资源最靠谱。

  “竹子到处都是宝,竹笋等食材新鲜好吃,我们就开发出‘全竹宴’;竹林里能游乐、能休闲,村民就顺势发展起‘竹家乐’。”猎神村村干部李安超说,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竹编制品是村里重点开发的旅游产品。

  “我一天大约能编两个竹篮,每半个月给村合作社集中交一次货。他们包销路,我就负责投劳力出技术,别的都不用管。”李治安说,竹编也不费太大劲,正适合有闲工夫的老年人干,一个月有1000多元收入。因为有钱挣,村里已有近20户农民重新拾起了竹编技艺。

  “看到原生态的竹篮、竹椅受到游客欢迎,我们在村里还专门开辟了竹制品工艺陈列馆,并准备新开发竹制婴儿床、小茶几等新产品,进一步拓宽销路。”李安超说。

  “非遗‘兴’在百姓家。尊重历史传承,活化用好非遗技艺,正是助推乡村产业、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梁平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陶斯平告诉记者,在梁平,很多独具特色的农村非遗技艺,不是养在深闺人不识,而是普通农民家里的营生门路,这样的技艺更有生命力。

  在梁平区礼让镇,作为市级非遗的礼让豆棒制作技艺,养活了全镇800多户农民,每年能创造上亿元的产值。

  礼让镇同河村就是远近闻名的豆棒制作专业村。在村民古光翠家,制作豆棒的炉火燃烧了30多年。从泡黄豆、磨豆浆、烧豆浆到裹豆棒、烘豆棒……早上5点刚过就起床上工,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多,所有豆棒制作工序都由古光翠两口子完成。

  古光翠做出的豆棒口感软糯,质量上乘。“扣去物料成本,收入可以。”古光翠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不肯停下。

  靠着这个手工传统技艺,古光翠对生活的好光景满怀憧憬。(记者 李松)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这是云南首项陆生野生动物收容救护行业技术规范,填补了云南收容救护野生动物技术标准空白。

2024年02月28日 11:19

2月26日,昆明闻讯实业有限公司申报进口的首批1182台区外保税维修“智能电视盒子(待维修)”件通关放行,标志着云南省获批的首个区外保税维修项目正式开展业务。

2024年02月28日 11:10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