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游、民俗游、非遗游……多元消费场景跨界融合激发假日经济新动力

来源:央视网 2024-05-07 11:05:04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各地出游热度不减。中国移动梧桐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日均游客量较清明假期提升20%。其中,民俗文化游大幅增长。日益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不断满足人们更加多元的消费需求。

  “五一”假期,非遗体验游成为一大亮点。热门景区新疆迎来众多游客。在喀什,土陶手工艺品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参观。游客们现场体验土陶制作的乐趣,零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在江西,手摇狮、蚌壳舞、马步灯等民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让游客们在游玩古村的同时,还感受到当地的古韵民风。

  科技赋能 智慧旅游拉动“五一”旅游消费

  科技赋能、智慧旅游成为“五一”旅游消费市场的新热点。据文化和旅游部初步统计,今年“五一”假期期间,首批42家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消费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120%以上,总额超过2.2亿元,消费人次超430万人次。

  新玩法 新业态 给游客带来新体验

  除了民俗游、非遗游、智慧游,这个“五一”假期,一些新玩法、新业态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体验。

  在苏州东太湖旅游度假区,游客们可以选择5—15分钟的低空飞行线路,乘坐直升机观赏湖景。截至目前,飞行体验人数近千人,时长1000多分钟,飞行100多班次。在江苏盐城的中华麋鹿园景区里,直升机低空游览项目也受到大小朋友的青睐。截至5月4日,直升机接待游客1800多人次,营业收入超60万元。

  在湖南桂阳县宝山国家矿山公园,游客们戴好安全帽,在导游的指引下乘坐小火车到地下矿井探秘。在景区内,游客可游览地下矿井、博物馆、古钱币主题雕塑等多元消费场景。

  文化味浓郁 乡村旅游呈现新亮点

  全国乡村旅游数据监测中心显示,今年“五一”节假日期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1.72亿,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518.17亿元,同比增加分别为8.9%和12.3%。

  乡村旅游在这个“五一”假期也呈现出新特点。假期期间,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自在乡村”主题线路。将传统时令节气蕴含的物候景观、农业民俗、应时物产、特色饮食等,打造成兼具自然与人文之韵、传统与现代之美的沉浸式乡村旅游新体验。

  小城市异军突起 租车市场火爆

  此外,租车平台数据显示,整体“五一”假期租车保持在高位,全国车辆出租率峰值超过了90%。

  大数据显示,余姚、娄底、庆阳、平凉、遂宁五城市位居全国出租率前五名,呼伦贝尔、松原、大庆、宿迁、丹阳等城市成为租车增长最快的城市,凸显中小城市的旅游繁荣。

  此外,从大型城市来看,省会城市中,郑州租车率排在第一位。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位居靠前,长沙紧随其后,杭州、西安、沈阳、石家庄、重庆、成都、海口、南京、合肥、兰州等省会城市也集体上榜。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当地时间5月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巴黎爱丽舍宫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2024年05月06日 22:20

当地时间6日,习近平主席同法国总统马克龙举行会谈。

2024年05月06日 22:15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6日发布消息,明确推出一揽子阶段性、组合式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举措。

2024年05月06日 22:10

推出一揽子阶段性、组合式失业保险援企稳岗政策举措,助力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2024年05月06日 22:00

自2024年起,中央财政创新方式方法,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重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

2024年05月06日 21:55

新玩法、新动能、新风向、新增量等多重“新”意不断涌现,打造出更丰富多元的消费新图景。

2024年05月06日 21:15

中法关系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历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

2024年05月06日 20:51

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再次对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外界期待两国会进一步丰富和增进“铁杆友谊”。

2024年05月06日 20:40

5月1日至5月5日,云南省监测样本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9.2%。

2024年05月06日 20:36

5月6日起,国家移民管理局若干便民利企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正式实施,其中5项在昆明落地。

2024年05月06日 17:49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