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近日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
《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推荐人选名单》
临沧市新增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他们分别是
传统音乐类阿数瑟传承人罗文军
传统美术类傣族手工造纸技艺传承人金小页
传统舞蹈类白象、马鹿舞传承人赛丙
一起看看入选的3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他们的项目吧
↓↓
阿数瑟
传统音乐阿数瑟是云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流传于临沧市镇康县、永德县。
关于阿数瑟的传说有很多种,而诸葛亮征南蛮产生阿数瑟在民间流传更为广泛。阿数瑟集民间习俗、民间舞蹈、民间传统音乐为一体,形成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阿数瑟是传统音乐,弦调、唱词、唱腔多种多样,特别是有感而发的诙谐幽默“对子”,涵盖了天文地理、植物动物、人情世故等方方面面,是边地文化的的瑰宝。
傣族白象、马鹿舞
傣族白象舞、马鹿舞是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分布于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勐永镇和孟定镇。
马鹿舞傣语原名 “恩朵”,“恩” 意为玩耍,“朵”相传是一种形似马鹿的长着长角的神秘野兽,”恩朵”即模仿这种野兽跳的舞。傣族白象舞、马鹿舞是傣族民间用于喜庆祈福场合的拟兽道具舞。每逢泼水节等民间节庆活动,傣族群众都要扎制白象、马鹿道具跳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承点为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村民委员会芒团村和永德县永康镇永康村民委员会忙石寨村。“傣族手工造纸技艺”是中华造纸技艺的活化石,至今仍有勃勃生机。
“傣族手工造纸技艺”穿过历史的天空、代代相传流传至今,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生命力的独特价值。
新闻多一点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是指承担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责任,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代表性,并在一定区域内具有较大影响,经各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认定的传承人,包括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3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加入,不仅丰富了临沧市的非遗人才队伍,也为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传承环境和条件,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展现出更加璀璨的文化魅力。
(来源:国家文化和旅游部 编辑:廖云芝)
2024年02月28日 15:26
2024年02月28日 15:23
2024年02月28日 13:20
2024年02月28日 11:45
2024年02月28日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