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柜七甸大饼”——味美香清的源头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19-08-09 18:41:56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王志娟和妹妹王志娥以及她的双胞胎女儿,与著名作家、书法家菡芳书写的横幅拍照留念

  呈贡的“王掌柜七甸大饼”是昆明糕点中比较有名的传统美食,在老昆明人的记忆中,一年一度的中秋团圆夜、或是为老人祝寿、贺婚等喜庆场合,桌上必定要有它。中秋来临之际,昆明市的一位文友特地将我带到距市中心35公里的七甸古镇,去参观这家远近闻名的昆明王掌柜食品有限公司,认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有着“大饼西施”美誉的王志娟和王志娥俩妹妹。

  王志娟端庄秀美、热情大方,虽然才四十出头,却对七甸这一昔日茶马古道上著名古镇的自然情况和历史典故了如指掌。据介绍,她们家祖上一直在七甸从事着大饼等民间副食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自清光绪年间老祖祖王仕选正式创牌,被人称之为“王掌柜七甸大饼”起,“王掌柜七甸大饼”不仅在当地声名远扬,还通过过往马帮远销到昆明市外,随着马帮足迹的征程,被带到了四川、西藏等地,受到了马帮所到之处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与赞誉。马帮的征程,无形中为“王掌柜七甸大饼”作了免费的“跨省宣传”。

  作为“王掌柜七甸大饼”的第五代传人,王志娟在保留大屏纯手工制作的同时,勇于创新,在大饼的传统制作工艺中,不仅引进了电烤设备,还保证了产品质量,大大地提高了生产率,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在位于老石(林)安(宁)公路旁七甸大牌坊附近的“王掌柜七甸大饼”生产部和销售部,提到产品质量,王志娟的员工一个个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都以非常自豪的语气盛赞道:“因为志娟从材料选购抓起,直到内馅制作和大饼烘焙,每个细小环节都毫不马虎,因此,‘王掌柜七甸大饼’与市场上其它大饼最大的不同,就是口味和品质的不同。”

  “确实如此!”文友拿自己的亲身体会,作了令人信服的“现身说法”。

  2017年中秋节的头一天,文友单位没有事先预订,便向“王掌柜七甸大饼”在昆明市中心的经销商处购买了300个大饼,而这家经销商因现货不足,只好挑了其它糕点厂生产的大饼来凑不足的20个。

  王志娟知道后十分气愤和着急,急忙从厂里调出来20个刚出炉的大饼,连夜送到文友的单位,及时换回了那20个“冒名顶替”的大饼。

  对于经销商的做法,王志娟掷地有声:“我们王掌柜大饼就是王掌柜大饼,天底下其它任何饼都不能顶替!”

  通过这次交往,因同样怀着对“诚信赢天下”这句名言的赞赏和信奉,文友不仅喜欢上了“王掌柜七甸大饼”的同时,还和它的传承人王志娟结成了知己。

  如何确保“王掌柜七甸大饼”的社会信誉,王志娟有自己独到的做法。

  王志娟说,在原料采购和大饼烘焙过程中,只有保证产品质量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誉。她说,这是她们“王掌柜七甸大饼”代代相传的家风。早在物资匮乏、对食品卫生和安全还不太严格的年代,“王掌柜七甸大饼”的第二代传人王希国,因发现一大锅调拌好的大饼内馅旁有一粒小小的老鼠屎,而毫不犹豫地将香喷喷的内馅全部废弃的故事,在民间成为老幼皆知的美谈。

  “王掌柜七甸大饼”历史悠久,是云南传统糕饼的典型代表。从选料到烤制,每一道工序的要求都十分严格,特别在内馅的制作上,更是严苛:首先,将优质的苏子、胡麻、花生、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等按配方比例用大锅炒香磨细,加入用红糖、白糖、蜂蜜熬制成的糖浆,再加入用大火炼制成的上等菜籽油搅拌成糊状备用。然后,按60%馅料、40%皮料的配比将大饼制作成形(大的每个重7-8公斤;中号每个3—4公斤;小号每个1—2公斤),把木材火烧旺后,将用炉盘盛好的大饼慢慢移入锅中,盖上锅盖,慢慢地用上下两层火烘焙。大饼烘焙成功后,再用竹制品盛装,竹子的清香与大饼的滋味并互相衬映。

  烘焙出炉的大饼,紫红上面泛着金黄,令人垂涎;咬之,口感酥脆,内馅更是香甜可口,油而不腻,让人食之难忘。


王掌柜七甸大饼

  “对什么人都好!”“心灵和面容一样美!”这是王志娟公司各车间员工对她的评价,在员工和客户心中,王志娟这位优秀的女企业家,犹如她生产的“王掌柜七甸大饼”一般,不仅有着十分好的口碑,还有着优异的品质,让人称颂。

  在品尝了“王掌柜七甸大饼”后,大家让我谈感受,我便毫不犹豫的书写了“味美香清”四个大字,瑯声对大家说:“我不仅尝到了味美香清的‘王掌柜七甸大饼’,还真正见到了味美香清的源头”。(菡 芳 文/图)

责任编辑:郭云旗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9月22日,以“汇聚侨力,共谋发展”为主题的“2024全球华商聚云南”活动在昆明开幕。

2024年09月23日 09:55

近年来,保山市积极响应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通过稳定耕地面积、提升单产、严守耕地红线及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多项举措,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

2024年09月22日 07:07

本次赛事将于9月下旬在昆明举办,报名通道现已开启,将持续至9月28日

2024年09月21日 07:30

云南人社系统提早部署、精准发放、快速落实,在6月至8月集中审核发放稳岗返还资金,第一时间把政策红利变成惠企动力。

2024年09月21日 07:23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餐饮环节制止浪费监管,严格执法检查,切实强化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和节约理念,及时发现并制止了一批餐饮浪费典型案例。

2024年09月21日 06:53

国家统计局20日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显示,75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实现跨越式增长。194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49.7元,2023年达到3921

2024年09月20日 17:13

生态环境部14日发布《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部署了支持绿色发展、优化环境准入、优化环境执法、加大政策支持等4方面任务。

2024年09月20日 17:12

9月20日,记者从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全省首个企业开办地方标准在玉溪市发布。

2024年09月20日 17:06

2024年服贸会的服务贸易发展论坛上发布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23》,去年中国服务进出口总额达9331.2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24年09月20日 16:21

我国正在部署开展加快推进认证认可高水平开放行动,以高水平开放牵引认证认可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

2024年09月20日 16:1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