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本报讯 6月8日上午,在第十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中国(昆明)官渡第九届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官渡古镇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项目同台展示,各展风采。
启动仪式现场,精彩的舞狮舞龙等节目轮番亮相,点燃了观众的热情。舞台之外的金刚塔广场上,虽然酷暑难耐,但市民的热情丝毫不减,多个展位前早已被围得水泄不通,云南本土的乌铜走银、古色古香的油纸伞……一个个项目引人赞不绝口,不少非遗技艺大师们现场展示,引来不少市民围观。“几步之内就是奇观,让人叹为观止,我本人比较喜欢这些文化性的东西,今天算是开了眼界,一天之内看到这么多大师的‘绝活’。”市民张先生告诉笔者。
来自江苏大丰的瓷刻传承人陈银付已是第三次参加非遗联展,作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他的瓷刻产品在昆明收获了一大批粉丝。他向笔者介绍道:“每次来的感觉都不一样,联展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官渡区一个县区可以把这种全国性展览办得这么好,这在我参加过的展览里是很少见的。”来自河南的剪纸大师许熙今年第一次参展,通过同学的介绍来到官渡,这次官渡之旅让她印象深刻,官渡人对非遗的执着追求和非遗技艺,以及在官渡古镇的高度聚集让她眼前一亮。
本次非遗联展时间为6月8日至10日,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官渡实践”,在为期3天的时间里,开展滇剧花灯展演、非遗传承民间论坛、名人围棋邀请赛等10项活动。整个联展共有100个非遗项目(国家级项目36个,省级项目36个,市(县)级项目28个)入选参展,涵盖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饮食、传统戏曲等5大类别。今年是官渡区连续第9年举办此类活动,说起非遗联展,官渡区非遗传承中心主任王刚体会颇深。“不光是官渡非遗走出去,走向全国,更是全国各地非遗引进来,让昆明人在此遇见更多各地非遗,通过非遗传承人之间的互动以及传承人和市民之间的互动,让文化交流活起来。”
目前,官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有58项。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一直致力于非遗保护与传承,深入挖掘有价值的非遗保护项目,将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到官渡大地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官渡区也成为云南省非遗传承保护的一片沃土。 (郭武辉杨富洪)
2024年09月22日 07:07
2024年09月21日 07:23
2024年09月21日 06:53
2024年09月20日 17:13
2024年09月20日 17:12
2024年09月20日 16:21